地州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

来源: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云南) 日期:2015年12月02日

行政区划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东经99°56′~101°50′,北纬21°08′~22°36′之间。地处云南省南部边陲, 州境东、东南与老挝接壤,南、西南与缅甸交界,西北与澜沧县相邻,北部与普洱市思茅区接壤,东北隔补远江与江城县相望。国境线长966.3千米。总面积1.91万平方千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共3个县级政区,直辖景洪工业园区、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磨憨经济开发区,下设1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6个乡、7个民族乡,共32个乡级政区,2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22个村民委员会,629个居民小组,2239个村民小组。有农垦12个农场管委会,75个生产队,887个居民小组。辖区内驻有6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州府驻地景洪市距省会昆明540千米。

人 口 2013年末, 全州常住人口115.2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州户籍人口97.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86万人,占总人口的62.6%;少数民族人口75.33万人,占总人口的77.5%。人口自然增长率6.23‰。主要少数民族人口数: 傣族32.69万人,哈尼族19.93万人, 拉祜族5.88万人,彝族5.36万人,布朗族4.85万人,基诺族2.4万人,瑶族2.14万人。

经济综述 全州生产总值272.3亿元,增长13.5%,完成“十二五” 规划目标的92.6%;固定资产投资209.1亿元,增长30.5%,累计完成“十二五” 规划目标的6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8亿元,增长20.4%,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 规划目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亿元, 增长13.8%, 完成“十二五” 规划目标的69.2%;对外经济贸易总额29.4亿美元,增长80.2%,完成“十二五” 规划目标的9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4元,增长12.2%,完成“十二五” 规划目标的97.8%;农民人均纯收入7107元,增长15.1%,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 规划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城镇登记失业率2.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8%。着力推动产业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实施产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抓科技、抓项目、抓企业、抓产品,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将原州属6家投融资公司整合为3家,成立州土地矿产储备中心,积极打造具有实体产业盈利模式和现金流支撑的投融资主体。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取消、调整行政审批102项。林改配套改革扎实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23.6亿元,列全省首位。营业税改增值税工作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景洪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农垦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实现普遍就业、普遍增收和基本稳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争取省政府与老挝签署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出台支持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的22条优惠政策。恢复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老挝部分农产品获准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西双版纳机场、磨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关累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已上报国务院。三国六方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开展厅州合作64项,争取资金7.4亿元。与上海浦东新区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成功举办澜沧江· 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边交会等活动。洲际、喜来登、美诺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落户西双版纳。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36.2亿元,增长20%。
  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是扩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企业、增加优质税源的任务艰巨;破解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和科技、人才短板等难题,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任重道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重大;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执行力;进一步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农 业 全州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138.24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农业产值58.78亿元,增长8.9%;林业产值61.32亿元, 增长5.3%; 畜牧业产值10.76亿元,增长13.2%;渔业产值4.09亿元, 增长14.7%;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28 亿元, 增长8.8%。新建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实施3个乡镇的山区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地8200公顷、低效林1.63万公顷。加大“科技兴农” 和推广新型农机械的力度,传统产业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种植面积9万公顷, 产粮47万吨, 增长4%,优质稻占比提高到83.3%;橡胶、甘蔗、茶产量都增长8%以上。热区生态农业稳步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发展珍贵用材林8000公顷, 印奇果(星油藤)、小耳朵猪、石斛产业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西双版纳斗鸡、茶花鸡获批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龙头企业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5个。主要农产品及产量:粮食47万吨, 增长4.0%;干胶31.74万吨, 增长8.7%;干毛茶3.93万吨, 增长8.7%; 甘蔗100.62万吨,增长14.2%;水果82.36万吨,增长17.9%;蔬菜16.62万吨,增长20.4%;肉类总产量3.99万吨,增长13.4%;水产品3.95万吨,增长15.5%。

工 业 全州以生物加工业为主,努力推动工业跨越发展。完成西双版纳保健品园区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勐海茶厂技改项目一期工程、云南林投印奇果加工、“七彩傣乡” 玉米汁饮料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高深橡胶3.5万吨标准胶加工、娃哈哈饮料生产线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建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完成非电工业投资17.5亿元。勐海获准筹建中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西双版纳药业公司跻身“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增8个云南名牌。销售收入上亿元的生物企业增加到24户,生物产业总产值150 亿元, 增长15.2%,其中生物工业产值占比提高到24.5%。新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8亿元,增长22.5%。完善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13.1亿元,增长27%。主要工业产品及产量:铁矿石原矿量320.33万吨, 减少0.8%; 黄金961千克,增长1.9%;糖13.44万吨,增长13.2%;啤酒1.83万千升, 减少8.9%;精制茶2.64亿吨,增长4.8%;中成药231 吨, 增长16.5%; 水泥101.38万吨, 增长37.3%; 发电量49.75亿万千瓦时,增长16.9%;自来水生产量3182万吨,增长6.2%。

旅游与商贸 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 完成投资73.3亿元,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南传佛教历史文化旅游区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植物园升“5A” 景区和滨江果园山庄、告庄西双景一期、皇冠假日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的效果显现,商务会展、度假休闲、避寒旅居的功能明显提升。西双版纳被列为“2013年中国避寒旅游城市” 榜首,15个村庄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94.4 万人次, 增长19.2%;旅游综合收入171.7亿元,增长22.7%。物流、商贸、餐饮等加快发展。推进“乡村流通工程” 建设,新建和改造16个乡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和50个综合服务社、便民店。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3.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

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继续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冲千亿” 行动计划,争取省财政各项补助56亿元,综合融资46.4亿元;顺利通过国土资源督察成都局对西双版纳州土地利用的例行督查,争取建设用地1035.13公顷。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完成交通投资6.3亿元。玉溪至磨憨铁路、小磨高速公路、国道213线普文至磨憨段、景哈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景洪到打洛公路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景宽公路、景洪过境公路南环段、西双版纳快速客运站(东站) 开工建设,完成300千米行政村道路硬化和600千米自然村晴雨通车改造。新增航线7条,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水利投资7.8亿元。橄榄坝电站、回龙山电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曼点水库、勐满水库开工建设,完成40座小(二) 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防渗干支渠40千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33.33公顷,解决3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5个低丘缓坡项目规划。7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纳入省级规划。傣乡水城建设加快推进,景洪城主街道特色化改造基本完成,勐海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勐腊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勐罕、勐仑等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明显。开展治“五乱” 工作,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15.1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生态文明建设 全州深入实施“生态立州” 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扎实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国家公园试点、“4185”保护区建设和极小种群保护工程,管好中老联合保护区域,兑现生态效益补偿金2415万元。广泛开展城乡绿化活动,造林4.13万公顷;综合治理河道21.4千米;启动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加快推进“一水两污” 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0%、垃圾处理率实现100%,实施16个生态示范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认真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基本完成万吨以上橡胶加工企业废水治理工程。生态文明创建成效明显,积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三县市和磨憨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市通过考核验收,勐海成功创建“平安林区”, 旅游度假区被授予“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示范基地”,新增2个、报批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

教 育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州幼儿园、景洪市民族幼儿园完成改扩建并投入使用;成立景洪市幼儿教育集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推进,高考升学率再创历史新高,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093人,在校生2919人, 毕业生1079人。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招生1219人,在校生2983人,毕业生876人。职业初、高中招生2198人, 在校生5241人, 毕业生1347人。普通高中招生5123人,在校生1.31万人,毕业生3758人。普通初中招生1.39万人,在校生4万人,毕业生1.3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3万人,在校生8.95万人,毕业生1.37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2.7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阶段入学率达79.2%。

科 技 全年州本级财政投入科技经费805万元, 其中科技三项费340万元、科学普及经费110万元。专利申请数204件,专利授权数97件。申报云南省科技进步奖6项,获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本年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48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1项。

卫 生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全州成功防治登革热疫情, 确保无死亡病例。6家二级以上医院通过省级医院等级评审。州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州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乡镇人口计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兑现计划生育家庭各种奖励和补助1096万元。年末全州共有卫生机构800个,其中医院29个、卫生院34个。卫生技术人员744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52人、注册护士2645人。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5683张。全年传染病发病率362.6/10万。

体育与文化 全年参加云南省各项体育竞赛获得金牌8枚、银牌14枚、铜牌15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成功举办庆祝建州60周年系列活动,成为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的盛事。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170个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社区和文明乡镇。傣族传统武术等6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率先在全省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任务。

人民生活 全州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比例为76.4%。全面完成10件民生实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被列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试点。大力开展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1714个, 扶持2310人自主创业,帮助349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7487人。社保参保总人数108.7万人次。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补助标准提高15%。开工建设州老年活动中心,完成4个乡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30个农村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开工建设2268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和5480户农村危房改造,居全省前列。投入1.4亿元实施移民项目56个,6000多人受益。投入扶贫资金3亿多元,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4元,增长12.2%;人均消费支出11871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07元,增长15.1%;人均消费支出6384元,增长21%。

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 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和庆祝自治州60华诞,从2012年9月起至2013年1月中旬,西双版纳州举办建州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州庆活动分为纪念活动和节庆系列活动两大部分,纪念活动包括召开建州60周年纪念大会、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建州60周年座谈会,举办迎宾晚宴、成就展和美术书法摄影展,制作建州60周年纪念章、制作播出西双版纳发展成就电视专题片、印制发行西双版纳建州60周年纪念邮册、编辑出版《甲子丰碑—西双版纳建州60周年纪念画册》和《甲子丰碑—西双版纳巨变》文集等;节庆系列活动包括迎州庆爱家乡系列演讲、迎州庆广场系列文体活动、迎州庆新农村篮球运动会、迎州庆农村文艺调演、州庆60年大型民族文艺展演和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供电杯” 乒乓球比赛等。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