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万人目瑙纵歌 踏出天堂之舞

来源:云南网 日期:2023年02月06日

中缅边境,瑞丽江畔,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镶嵌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凤尾竹下,葫芦丝响,雀之灵舞……这里的每一帧画面,都在讲述着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远目青黛绿岫,近及苍林翠竹,山腰平地间,低坝河谷处,建着连片的村寨,一个“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景颇族,就生活于此。

斑色花开迎宾朋,目瑙纵歌庆盛世。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日,是目瑙纵歌节,景颇族同胞们从三山五岭汇聚而来,涌入目瑙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舞场上“巴扎”(类苏格兰风笛)劲吹,锣鼓喧天,大家打着木鼓、敲着铓锣踩着同一个鼓点,跳起“万人狂欢舞”,雄浑而壮阔的舞步声震群山。

景颇族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又被称为“天堂之舞”“万人狂欢之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最盛大、最具震撼力的传统节日,寓意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

目瑙纵歌节反映了景颇族神秘独特的文化特性,也是他们远古文化流传至今的活化石。据记载,目瑙纵歌的产生与人类的起源一般古老。远古,有了新的天,有了新的地,在太阳出来的地方就先竖起来目瑙示栋,月亮出来的地方就先跳起目瑙纵歌,此时大地上的人们并不会跳舞,只有太阳神“目代神”及其子女才会跳目瑙纵歌,因此,将之称为“占目瑙纵”,景颇语中“占”意为太阳,而“占目瑙”意为太阳神宫里的目瑙纵或太阳目瑙纵,表示大地上的人们与自然生灵和谐相处。

正式活动前,广场中央高竖四根长约4米的目瑙柱,亦称雌雄柱,中间两根为阴,外面两根为阳,上面皆绘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右边柱上往往绘以蕨菜花纹,象征团结奋进;左边常画回纹构成若干个四方形,并涂以不同颜色,表示景颇族的迁徙路线;中间两根柱子之间,交叉着两把长刀,为景颇民族骁勇强悍、坚强刚毅性格的具体标志。

盛会现场,由“瑙巴、瑙双”的领舞下尽情舞蹈,成千上万名身着鲜艳节日盛装的群众摩肩接踵排成舞队,随着敲响的木鼓踏着音乐鼓点变换着舞姿和队形款款而舞,长刀铮铮、银泡闪闪、彩扇翩翩,展现出景颇族同胞远古的时候从喜马拉雅山跋山涉水艰辛南迁来到这个美丽地方的情景。踏着刚毅雄健的舞步,耳畔是高亢质朴的音乐,不时发出“哦然!”“哦然!”的欢呼声,激昂欢腾的场面让人留连忘返。

浓郁的民族风情,景颇小伙的热情,景颇女子的娇媚,景颇水酒的甘甜,景颇舞蹈的欢快,定能让你嗨不停! 

还等什么呢?赶快来美丽的德宏,随着炙热滚烫的音乐起身纵舞,探寻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

目瑙纵歌节旅游小贴士:

目瑙纵歌集景颇族文化为一体,气氛隆重热烈,极富民族感召力和凝聚力,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地展现出景颇族的传统文化,对景颇族的历史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目瑙纵歌节已成为景颇人民欢庆丰收的歌舞娱乐的民俗节日,又是加强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渠道。

1983年,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讨论通过,确立目瑙纵歌为德宏州法定的民族节日,时间为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日。2006年,“景颇族目瑙纵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月4日至6日,陇川县第三十九届朋生统肯目瑙纵歌节在陇川县景罕镇朋生隆重举行。2月5日至7日,芒市地区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暨西山乡第二十届目瑙纵歌盛会将于在西山乡目瑙纵歌文化园举行。2月10日至12日,盈江县2023年目瑙纵歌盛会在允燕山景颇文化园举行。活动期间,三地将举办迎宾晚会、目瑙纵歌狂欢、文艺汇演、共进民族团结餐和民族文化产品、美食、农特产品展销。


编辑:张睿

作者:杨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