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弘扬傣医药文化为主线,以傣医药产业化发展为路径,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傣医医疗联合体和全国唯一的傣医医院,傣医医院被命名为国家级傣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101个傣药地方标准建设。有“国药准字”制剂36个、处方发明专利9个,5种院内制剂入选云南省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品目录。“傣肾宁颗粒”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97个傣药饮片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让傣医药这个古老智慧在现代医药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个鲜活的多样性傣药园
西双版纳当地居民制作美食,通常餐桌上都会有两三味如刺五加、苦凉果之类的傣药。傣药的生长与大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密不可分。
9月22日,记者一进入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就被院内不一样的绿化所吸引。
“其实你看到的都是傣药,我们医院的绿化和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绿化带内种植的都是药材。”该院制剂中心主任赵应红告诉记者,整个傣医医院就是一个由傣药组成的生物多样性群落。医院的20余亩绿化带被规划为12个类别的傣药种植区,分别种植着260余种常用的傣药材,既方便医生就地采集新鲜药材,又起到保护傣药物种的作用。
跟随赵应红的脚步,记者来到该院新种植的药食同源傣药种植区,在这片约2亩大的区域,种植了可以作为药膳的88种傣药。
“每一个傣族寨子都会保护一片水源林和一片薪柴林,其实这样的林子就是一个长满了傣药材的生物多样性群落。”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院长王肖飞介绍,比如傣家人作为薪柴使用的铁刀木(当地人称黑心树),就是一味傣药,其功效是清热、止血、化瘀,可以治疗各种创伤引起的肿痛、出血以及胃痛等症状。热带雨林中野生的兰花种类繁多,除大家熟知的石斛外,其他几乎所有品种的兰花均可入药。
“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目前已知的傣药品种达2000余种,热带雨林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傣药大宝库。”王肖飞说。
独具特色的治疗手段
沿着傣药簇拥的步道进入大楼,在可以同时接纳18名患者的睡药室床位全满,还有10余名患者在等候。市民玉香因全身关节酸痛,通过睡药治疗后好了很多,这次是第三次来做睡药治疗。
“由于需要事先准备好药材,并在患者来之前提前将药材熏蒸铺设好,因此接受睡药治疗的患者都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州傣医医院副院长马得宏介绍,患者进行一次30分钟的睡药治疗需要7公斤药材。
作为傣医传统外治疗法的睡药疗法,傣语称“暖雅”。将药加热让患者直接睡在药中,然后裹紧油布,使药物余热渗透全身。与其他疗法相比,睡药疗法采用纯植物入药,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风除湿等功效,替代了以抗生素和镇痛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毒副作用更低。2011年,睡药疗法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睡药疗法通常使用的药方有6个,分别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对症使用,其中治疗风湿的睡药配方中,需要使用40味傣药。”赵应红介绍,如今除了州傣医医院的睡药室外,西双版纳3县市傣医医院也都建立了睡药疗法推广基地,已经培养出5名技术带头人和30名技术传承人,为当地群众提供身边的傣医特色诊疗服务,带动帮扶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傣医药特色服务,助推项目传承的同时,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傣医药发展成果。
据介绍,始建于1979年的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肩负发掘傣医药传统理论、传承傣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傣医药临床服务、升华傣医药价值潜力的重要使命,同时承担着傣医药的人才培养、对外合作及文化交流的任务。同时也是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传统医药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傣医类别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傣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基地、国家级傣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云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傣医医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附属医院。
“依托傣医药具有与东南亚、南亚等巴厘语系地区跨境交流特性,今年我们逐渐加强与周边国家在傣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王肖飞说,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今年先后与泰国的马西多大学、诗丽吉王太后医院和老挝国家传统医学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接纳了17批次共400名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传统学院的学生来实习。通过学术交流和人员互访搭建起沟通的平台,对深化跨境医疗合作,推动跨境区域中傣医药国际合作贡献应有的力量。
记者手记
作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的傣医药,是傣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而总结出的传统医学,它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傣医医院和傣医学院,加大了傣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壮大了傣医药的队伍,提高了队伍的素质,缓解了傣医后继乏人的局面。
尤其是近10年来傣医药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科研上屡有斩获,推广应用也普及到了社区,并开始以药食同源的方式走入百姓的生活,成为了当地及周边人民群众健康的生活时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独具魅力的傣医药吸引越来越多省内外医学界关注目光的同时,也逐步迈开了与泰国和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步伐。傣医药的古老的智慧,将越发璀璨。
编辑:徐余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