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济

“小豆腐”成就“大产业”

来源:红河网 日期:2023年07月28日

  制作工艺传承逾600年的石屏县“井水点豆腐”,以质优味美享誉四方。豆腐作为石屏县的一张靓丽名片,从过去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标准化生产车间,豆腐产业在不断提档升级。

  近年来,石屏县在豆腐园区经济发展中深入践行“三法三化”,围绕“小豆腐、大产业”发展目标,紧扣“扩规模、抓规范、提品质、创品牌、拓市场”重点任务,做大做强以豆腐为核心的特色绿色食品加工业,打造了一批“豆腐小巨人”。

  走进石屏县松村豆制品特色产业园区明霞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干净卫生的生产环境,泡豆、粉碎、煮浆等主要生产程序基本实现自动化。据企业管理人员介绍,自2017年通过ISO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对厂房卫生、设施以及管理结构等进行系统改造和提升,通过持续努力,不仅将豆腐皮、腐丝、腐竹等传统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新开发的冷冻系列豆腐产品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厂房的生产用锅整体更换为不锈钢,还增加了纯净水处理设备,我们现在的生产用水已达到纯净水级别。”石屏县明霞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李贵说,公司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抓产量、抓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逐步扩大产能。

  在松村豆制品特色产业园区,32家企业有序生产。为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石屏县先后多次对园区污水处理厂实施改造提升,一级A标排放让企业实现放心生产。

  “随着园区生产规模的扩大,污水处理厂也进行了技改,处理能力从以前的每天800立方米提升到现在的每天2000立方米,排放标准从一级B标提升到一级A标。”石屏县松村豆制品特色产业园区负责人高震德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做大豆腐产业,石屏县大力推行ISO、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充分发挥专家工作站和企业多发联动作用,开展石屏豆腐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合作,不断促进石屏豆腐产业科技赋能。目前,豆渣、黄浆水得到充分利用,猫砂加工项目取得进展,黄浆水综合利用项目研发出酸汤、益生菌发酵剂、豆清饮料3个产业化单品。黄浆水提取碳量子点获得专利,成功研发罐头、开袋即食类等107个豆腐产品,有效推动石屏豆腐产业从产量向质量转变、从扩大规模向结构升级转变,实现高端化、高附加值化发展。

  同时,石屏县建成全省唯一豆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功培育出三街福利社豆腐、帅虹豆腐等一批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品。“以前企业的销售半径在红河州、昆明市等地。规模化生产后,产品品质有了很大幅度提升,现在公司的产品已经进入山姆会员店、盒马生鲜等大型商超,有的甚至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石屏县帅虹豆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才说。

  随着石屏县不断优化“一园三区”布局,先后建成松村豆制品特色产业园区、城东鲜豆腐加工园区、石屏豆腐精深加工园区,豆腐博物馆、帅虹文旅综合体等项目有序推进,建成3个年产1万吨包浆豆腐车间。成功引进浙江颐高集团、新希望川娃子食品有限公司等实力企业。2022年,石屏县豆制品产量达35.16万吨、实现产值43.35亿元,带动1.2万余人稳定就业。石屏县明霞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工人周俊华从园区刚刚投产就进入公司工作,对他来说,这份工作既能赚钱又能顾家,“一开始工资2000多元,现在每个月稳定收入5000多元。”周俊华坚信,未来的生活将越来越好。

  如今,石屏县孵化培育50余家电商,豆腐线上销售量每天达20万盒,覆盖全国20个省(市)区。建成北京、上海、成都、贵阳、深圳5个销售中心,开设石屏豆腐品牌形象店20个。组织实施石屏豆腐“漂洋过海”项目,6家企业办理食品出口备案登记并取得美国FDA通行证,腐竹进入美国市场,速冻包浆豆腐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

  围绕“小豆腐、大产业”的发展目标,石屏县党政主要领导“一竿子插到底”,带头当起“豆腐链主”,深入加工户、供应链条企业摸实情找办法,带着大家一起干。党政“一把手”带队赴广东、浙江等地招商,用好用活豆制品奖补政策,发布县域公共品牌“石品鲜”,引领企业提品质、树品牌;建立企业产品质量和诚信黑名单,倒逼企业学先进、争一流。同时,建立豆腐企业挂联服务机制,22名领导干部“一对一”服务企业发展需求。

  石屏县委书记张鹏程表示,石屏县将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为抓手,深入践行“三法三化”,聚力实现松村、城东、老牛塘“三区联动”,全力打造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的“三小特色”优势园区,努力推动品牌化、标准化、高端化“三化发展”,切实将“小豆腐”做成“大产业”。


编辑:浦恩顺

作者:

相关新闻: